慢性卡他性结膜炎相关症状
- 眼球内积脓而失明 多由于眼球发炎,邻近结构化脓源蔓延,外伤及眼外肌手术感染等所致的球结膜下积脓,积脓侵入眼眶内或眼球内等,眼部病损反复发作,会使视力逐渐减退,甚至导致失明。
- 眼发胀、发干 眼压高会表现出眼发胀,而眼发干则是由干燥性角结膜炎引起的。 干燥性角膜炎除了原发性泪液分泌不足外,还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慢性病如内分泌疾病、贫血、维生素缺乏症。2、急性病如急性剥脱性皮炎、Stevens-Jonhnson氏综合征、眼部类天疱疮。3、眼睑与结膜的创伤和手术可能损伤大部分基础分泌器和反向分泌器的导管。原发性泪液分泌不足临床上通常称之为氏综合征。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所谓广义的氏综合征(简称SJS),是指除口眼干燥外还合并有其他全身与自家免疫有关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狭义的SJS即干燥性角膜炎(简称KCS)。”干眼症”或称干燥性结膜、角膜炎(干性角、结膜炎),是由于角膜前泪膜的质或泪液量的不足造成的结膜、角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的一种疾病。
- 睫状充血 眼部的充血发红是眼科患者常见的体征之一。常说的红眼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眼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结膜充血病变仅限于结膜疾病或有关的表浅刺激,而睫状充血则包括角膜、巩膜、前色素膜的疾病,常有一定严重性。
- 红眼 红眼是指眼白发红。这是一种笼统的概念。球结膜和巩膜组织的血管在某种情况下出现扩张充血、淤血或出血时,即可呈现眼白发红。由于眼部各部分组织的血供来源不同,其表现的红眼形态也不一样,而反应的病变部位也不尽相同。因此红眼是许多眼病所共有的常见症状。临床诊断应进一步具体化,要了解引起红眼的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结膜充血代表结膜或周围附属器官的原发或继发疾病。睫状充血则代表眼球本身的疾病。如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充血性青光眼等。若血管本身病变或损伤破裂,则出血可积聚于球结膜下,称之为结膜下出血,其也在红眼的范畴之内。而局部淤血也可导致红眼。
- 眼内有异物感 眼内有异物感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眼部不适、有异物的感觉。主要见于慢性结膜炎。
- 眼痛 眼痛常为眼病患者的一个主诉症状。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许多病变都可以引起明显的眼痛。由于疾病的不同,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其他体征才能进一步确诊。
- 目垢增多 目垢增多是指由于某些感染、过敏、外伤、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等等原因而导致的结膜或者泪囊等部位发生损伤而产生的一种刺激性反应。如有此现象,应积极治疗,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 眶周青紫 眶周青紫,形似熊猫眼,即眶周血肿,紫黑色的眼晕。可由多种疾病造成的。
- 迎风流泪 平素眼无红肿疼痛,亦无流泪,但遇风刺激则引起流泪,无风则止,多于冬季或春季症状明显,泪液清稀而无热感。
- 不断眨眼 人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分钟眨眼15~20次,眨眼使泪膜正常分布于眼球表面,可保护眼角膜,避免眼球表面干燥,防止灰尘的损伤等作用,但频繁眨眼则属病理现象。
慢性卡他性结膜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根据病因的不同,自觉症状和眼部表现各不相同。患者自觉异物感、干涩感、痒、刺痛及视力疲劳等。眼部检查时,轻者仅表现为睑结膜轻度充血,表面光滑,结膜囊内可有少许黏性分泌物;而慢性炎症长期刺激者,则表现为睑结膜充血、肥厚、增生,呈天鹅绒样,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如果患眼睑缘同时受累,出现睫毛脱落、倒睫、眼睑皮肤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眼睑炎症等表现,则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外毒素可产生非特异性结膜炎或表层点状角膜炎,其特点是角膜上皮病变通常发生在下方,患者晨起时症状加重,异物感明显,有黏脓性分泌物,这是因为睡眠时眼睑闭合不但为细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使细菌的毒素不被泪液稀释和冲走而充分作用于角膜和结膜表面。而白天由于毒素受到泪液的稀释和冲洗作用,症状自然减轻。莫拉菌引起的慢性结膜炎常有明显的结膜滤泡,因此可被误诊为流行性角结膜炎或单胞病毒性角结膜炎。莫拉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可造成眼睑和眦部皮肤的炎性损害,甚至可以成为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对于一些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慢性结膜炎,其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
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对于顽固不愈的患者,应做睑缘和结膜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