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化脓性眼内炎相关症状
  • 发烧 发烧(feVer,pyrexie)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1、体温调节 正常人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信息传导、体温调节中枢和效应器三部分),能在气温的一般波动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温调节中枢,其主要部分为视前丘一前下丘脑(precptic anterior hepothalamus,POAH),其次为延脑、桥脑、中脑和脊髓等。由于丘脑下部有温敏神经元,对流经该处的血液温度很敏感,可迅速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后,发出调节冲动以控制产热与散热器官的活动,使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从而保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某些情况可有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人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均可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通过自身调节可恢复正常。 2、发热的判断 正常成人体温保持一定的恒定水平,个体之间存有差异。一般认为舌下温度37℃,腋窝温度36.5℃,直肠温度较舌下温度高0.3-0.5℃,一日之间体温相差不超过1℃为正常值。当舌下温度高于37.5 T,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l℃以上,称为发热。一般人体体表温度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以直肠温度较准确。平时为方便多采用腋窝测体温,应注意将体温表放于腋窝正中央夹紧上臂紧贴于腋下 对出汗者应擦干腋窝再测。小儿与昏迷患者测温时不应离开。过于消瘦患者不宜用此法测温。口腔温度测量,将体温朝放于舌下,闭口3~5min。此法不宜用于精神异常、昏迷、呼吸困难、口鼻疾患及小儿。进食饮水后20分钟再测。直肠温度测量,先将体温表涂以油类,插人直肠3-cm,3-5min,不宜用于腹泻及直肠手术者。测温前均将体温表甩至35℃以下。
  • 眼球内积脓而失明 多由于眼球发炎,邻近结构化脓源蔓延,外伤及眼外肌手术感染等所致的球结膜下积脓,积脓侵入眼眶内或眼球内等,眼部病损反复发作,会使视力逐渐减退,甚至导致失明。
  • 眼干涩酸胀,易疲劳 眼睛老觉得干涩,看一会儿书或电视、计算机,眼睛就很疲劳、酸胀得厉害,而且手脚容易麻木。这就是肝血虚的初期症状了,大家不要对此粗心大意,因为血一亏大,人肝胆上的各种大病就不请而至了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目垢增多 目垢增多是指由于某些感染、过敏、外伤、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等等原因而导致的结膜或者泪囊等部位发生损伤而产生的一种刺激性反应。如有此现象,应积极治疗,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 眼痛 眼痛常为眼病患者的一个主诉症状。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许多病变都可以引起明显的眼痛。由于疾病的不同,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其他体征才能进一步确诊。
  • 脓苔 白细胞吞噬病毒细菌后产生的分泌物附着于溃疡或组织的表面,为坏死组织。
  • 瞳孔异常 瞳孔与身体各部位有着广泛的联系,它的开大和缩小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其变化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瞳也直径大于5mm时,且散大呈持续性时称瞳孔散大。瞳孔直径小于2mm者称瞳孔缩小。有时通过瞳孔的变化,可反映出躯体内的某些病变,而神经系统的一些病变也可根据瞳孔的变化,而做出定位诊断。
  • 角膜混浊 角膜是无血管结构的透明组织。透明是角膜组织的最大特征,是担负其生理功能的基本要素。一旦因外伤或有害因素影响,使其透明度丧失发生混浊,就会引起视力障碍。
  • 眼球突出 眼球突出是指眼球突出度超出正常范围。国人正常眼球突出度在12-14m,平均13mm,两眼差值不超过2mm。眼球突出可为眼病征象,也可为全身病的病征。除眶内本身病变外,常与内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的疾病有密切关系。
  • 眼色素膜炎 眼色素膜炎又叫葡萄膜炎。葡萄膜是由虹膜、睫状体、脉络膜3部分组成。当葡萄膜某个部分发炎时,可以互相波及,彼此影响。
  • 红眼 红眼是指眼白发红。这是一种笼统的概念。球结膜和巩膜组织的血管在某种情况下出现扩张充血、淤血或出血时,即可呈现眼白发红。由于眼部各部分组织的血供来源不同,其表现的红眼形态也不一样,而反应的病变部位也不尽相同。因此红眼是许多眼病所共有的常见症状。临床诊断应进一步具体化,要了解引起红眼的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结膜充血代表结膜或周围附属器官的原发或继发疾病。睫状充血则代表眼球本身的疾病。如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充血性青光眼等。若血管本身病变或损伤破裂,则出血可积聚于球结膜下,称之为结膜下出血,其也在红眼的范畴之内。而局部淤血也可导致红眼。
  • 水肿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若体腔中体液积聚则称为积水(hydrops),如腹腔积水(腹水)、胸腔积水(胸水)、心包积水、脑室积水、阴囊积水等。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根据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 睫状充血 眼部的充血发红是眼科患者常见的体征之一。常说的红眼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眼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结膜充血病变仅限于结膜疾病或有关的表浅刺激,而睫状充血则包括角膜、巩膜、前色素膜的疾病,常有一定严重性。
  • 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 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肿瘤开始在眼内生长时外眼正常,因患儿年龄小,不能自述有无视力障碍,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长发现。当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或接近晶体时,瞳孔区将出现黄光反射。
  • 眼屎多 眼部分泌物,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眼屎”,与不少眼科疾病关系密切。因此,通过对眼分泌物的观察,就可以帮助人们早期发现某些眼科疾病。这一点,对新生儿、儿童及戴隐形眼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当眼睛发生某些疾病时,眼分泌物就会发生数量或者性状的改变。通常人们观察到分泌物明显增多的同时,还会感觉一系列不舒服,如晨起睁眼困难、视物模糊等。这时候,分泌物的成分除了上述内容,会含有较多脱落的组织细胞、炎性细胞、血管渗出物、病原体等。
  • 年轻人的眼袋 假性眼袋多见于年轻人,以遗传性因素为主。表现是下睑眼轮匝肌肥厚,而皮肤,肌肉并不松弛、眶膈后脂肪也不肥大,所呈现的是眼袋仅是眼轮匝肌的轮状突起,特别是在微笑时尤显。
显示全部症状

化脓性眼内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1.潜伏期 致病菌入眼后,在眼内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及内毒素,引起眼组织剧烈的炎症反应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一潜伏期的长短因致病菌的毒力、被感染者反应性及防治程度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3天左右。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及真菌感染等的潜伏期较长,可达数周;而毒力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感染的潜伏期可短至数小时,且症状剧烈、发展迅速。
2.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化脓性眼内炎有显著的表现,例如眼红肿、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急剧减退,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混浊甚至出现基质脓肿、房水混浊或有积脓,虹膜肿胀纹理不清、瞳孔缩小或伴有渗出膜、晶状体可有混浊甚至皮质溶解、玻璃体呈灰白色颗粒或碎片状混浊甚至形成脓肿,瞳孔区黄白或灰白色反光取代正常的橘红色眼底反光,眼底模糊不清。
眼球穿孔伤者,常可发现角巩膜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或坏死组织;白内障术后者,可在角巩膜切口或缝线部位发现脓性分泌物、晶状体囊袋内有脓性分泌物积聚;青光眼术后发生眼内炎多为迟发性,因滤过泡过薄或有瘘管形成继发感染所致,可见滤过泡变混浊及泡周充血等,有时还可见到脓性混浊物由滤过口向前房内弥散;内源性者发病早期常可见到眼底:视网膜水肿、血管扩张出血、孤立或融合的灰白或黄白色病灶,常伴以全身的菌血或毒血症状,并可能找到原发感染病灶及其相应的症状体征。
根据临床表现的程度,眼内炎可分为3种类型:①急性眼内炎。潜伏期约3天,短者仅数小时,症状重且发展快,常由毒力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蜡样芽孢杆菌致病。②亚急性眼内炎:潜伏期1周左右,有较明显的症状,常由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引起。③慢性眼内炎:潜伏期常超过1~2周,症状较轻,病情进展较缓或有反复,易误诊,致病菌常为毒性较低的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真菌或丙酸痤疮杆菌等。
近年来由蜡样芽孢杆菌引发的眼内炎常呈暴发起病,应予足够的重视。其临床特点是:①有眼球穿透伤史,致伤物多沾有泥土或草屑。②潜伏期较短,甚至数小时即可发病。③症状重且发展快,眼内组织出血坏死,治疗不及时很快发展成全眼球炎。④可伴全身症状,如发热、白细胞分类计数升高等。
3.转归 化脓性眼内炎可严重损害眼球组织,导致角巩膜的溃烂穿孔、晶状体混浊溶解、玻璃体混浊机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等,最后以眼球痨而告终。急性严重病例,有时需作眼球摘除或眼内容挖出。部分病例炎症可向眼球表面的筋膜,甚至向眶内组织蔓延,导致全眼球炎和眶蜂窝织炎,此时眼痛加剧、眼睑和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眼球突出固定并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若炎症侵及颅内,则可引起危及生命的海绵窦血栓形成及化脓性脑膜炎。
术后及外伤后眼内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内眼手术史、眼球穿透伤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有确诊作用。
房水和玻璃体细菌培养及涂片染色检查对确定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于怀疑为眼内炎患者均应行这些检查。如果怀疑为囊袋内感染者,应尽可能取出囊袋内的物质进行培养和染色。
尽管房水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低于玻璃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但由于房水获得较为方便,因此,房水的培养及涂片的染色已成为常用的检查方法,并且常与玻璃体培养和涂片染色同时进行,这样可提高阳性率。

化脓性眼内炎相关文章
化脓性眼内炎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