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白内障相关症状
- 剥夺性弱视 弱视是指眼球检查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且通过配戴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0.8以上,按照类型不同,医学上将弱视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尖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先天性弱视等五大类。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遮挡瞳孔,致使光线刺激不能充分进入眼球,剥夺了黄斑部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功能性障碍发生弱视。
- 复视 支配眼球转动的六条肌肉中只要有一条或几条发炎、外伤或神经障碍,双眼肌肉动作就不协调,如右外直肌收缩了,而左内直肌收缩慢了一点或收缩力量不够,眼球的转动就会受到限制,或使眼球偏向一侧,形成斜视,这时看东西就会特别费劲;或一个物体可以看成两个,造成视物双影,即复视。
- 玻璃体经瞳孔向前房凸出 玻璃体疝,指玻璃体经瞳孔向前房凸出。常见于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玻璃体疝与角膜内皮接触时易引起角膜水肿、混浊。
- 角膜混浊 角膜是无血管结构的透明组织。透明是角膜组织的最大特征,是担负其生理功能的基本要素。一旦因外伤或有害因素影响,使其透明度丧失发生混浊,就会引起视力障碍。
- 晶状体膨胀增大 个别病人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因晶状体吸收过多的水分而膨胀,使晶状体体积增大,阻碍房水畅通,导致限内压升高,病人可出现眼部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晶状体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即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glaucoma associated with intumescent cataract)是指老年性白内障的膨胀期或晶状体外伤后混浊肿胀时发生的青光眼。
- 晶状体皱缩 与眼前节疾病有关的并发性白内障,病变进展缓慢,如局部炎症得以控制,混浊可长期稳定而不发展。随病程进展,混浊程度和范围不断加重和扩大,最终累及整个晶状体。在进展过程中,晶状体内或囊膜可出现结晶状物质或钙质沉着,晚期则可出现晶状体皱缩,甚至钙化。 并发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其它疾病如葡萄膜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内肿瘤和高度近视等影响晶体的营养和代谢而引起的晶体混浊。
- 看东西有重影 散光、老花眼、白内障、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引起“眼睛看东西有重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重影,只在双眼看时才“眼睛看东西有重影”,单眼看时则没有重影出现。是复视的一种临床症状。 复视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物体看成离开的两个物体的现象,临床可分为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两种,而老年人的复视以双眼复视多见。
- 瞳孔变白 我国为黄种人,瞳孔呈黑色,清静明亮。如果瞳孔色泽出现异常,预示着已患疾病。瞳孔区域由黑变白,最常见的原因是老年性白内障。
- 色觉丧失 根据三原色学说,丧失一种颜色的辨色力称为二色视,丧失红色辨色力称为红色盲。这种人光谱红色一端缩短,对光谱的红色敏感度降低,而把它看成暗色,他开车闯红灯,常是因为红光对他不够明亮。丧失绿色辨色力称为绿色盲。黄蓝色盲较少。丧失两种颜色的辨色力称为一色视,亦称全色盲,只有明暗之分。全色盲可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典型性全色盲也称为视杆细胞单色视,这种人虽然他的辨色力不好,但对颜色的饱和度与亮度极为敏感,有怕光,低视力,年轻人可有持久的垂直性眼球震颤,视野可能有小的中心暗点,戴太阳镜能帮助耐受正常的阳光,暗适应比正常人敏捷,正常人需5~10min,而全色盲则在1~2min内即达到适应的程度。非典型性全色盲在早期文献上也称为视锥细胞单色视,这种人有“正常”的视锥细胞,表现为视力好、没有眼球震颤或畏光、暗适应和ERG正常,但色觉完全丧失。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水肿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若体腔中体液积聚则称为积水(hydrops),如腹腔积水(腹水)、胸腔积水(胸水)、心包积水、脑室积水、阴囊积水等。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根据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代谢性白内障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以密集的前囊膜下小空泡形成开始的。在年轻患者,这些小空泡可迅速发展成典型的灰白色斑片状混浊,位于前、后囊膜下皮质浅层,这种形态被描绘成“有如点点雪花飘荡在铅灰色的天空背景”十分贴切。其后,随病情发展,晶状体终于陷于全面混浊状态。糖尿病白内障进展过程中,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基质迅速发生的高度水肿,水隙大量形成,其结果导致晶状体膨胀增大。在任何一糖尿病患者,尤为年轻人,无论是否存在晶状体混浊,血糖迅速增高可导致明显的近视,而如将血糖迅速降至正常,则有可产生远视。这些变化可在数天内达到高峰,而恢复到正常屈光状态则需要数周时间。
根据患者发病年龄有糖尿病病史,眼部病变的情况可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