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瞻昏渺 视瞻昏渺,症状名。指外眼无异常,而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不清,见于现代医学的脉络膜、视网膜炎、慢性球后视神经炎。多由神劳精亏,血虚气弱等引起。《证治准绳》:“目内外别无证候,但自视昏渺蒙昧不清也”。常见于多种内障眼病。
- 瞳孔部分阻滞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增大,进一步引起晶体一虹膜膈向前移位,前房则更浅,房角更窄。正常情况下晶状体与虹膜有接触面,形成生理性瞳孔阻滞,当后房压力增加时,此接触面开放房水间歇性地进入前房。当接触面增大时,房水从后房流经晶状体为虹膜之间的阻力就会增大,产生病理性瞳孔阻滞,导致后房房水的压力升高,特别是当瞳孔轻度散大(约4~5mm)时存在瞳孔阻滞,周边虹膜又比较松弛,因此周边虹膜被推向前,与小梁网相帖,以致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
-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有害物质从胃排出,人而起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技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及营养不良,时甚至发生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山(MallmpWiess综合征)并发症。
- 眼底出血和渗出 眼底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许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征。常见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及肾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盘血管炎以及血液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眼外伤性眼底出血。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导致相同的病理损害,如视网膜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等。 本病由于病因复杂,所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视力,引起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黄斑病变(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变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萎缩、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可导致失明。
- 眼疲劳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会导致人的颈、肩等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
-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 眼底樱桃红斑 因眼底动脉血运中断,视网膜后极部出现弥漫性灰白色水肿,眼底黄斑中心凹处,在周围灰白色水肿区的陪衬下,呈现醒目的“樱桃红斑”。
- 眼压突然迅速升高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 玻璃体有血迹 玻璃体有血迹是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一方面,出血不仅使屈光介质混浊,妨碍光线达到视网膜,而且能对眼部组织产生严重破坏作用;另一方面,机体对出血的反应可使血液逐渐被清除。在不同的病例,玻璃体出血的后果有很大不同,应根据原发伤病、下班体出血量的多少,出血吸收的情况及眼部反应的表现等,适时给于恰当的临床处理。
- 眼痛 眼痛常为眼病患者的一个主诉症状。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许多病变都可以引起明显的眼痛。由于疾病的不同,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其他体征才能进一步确诊。
- 眼前黑影 玻璃体混浊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眼前有黑影,形态不一,对视力的影响因混浊部位和程度而异。
- 视野缩小 缩小及暗点都是指视野的某一部分有缺损。如果大片缺损直达视野应有的边缘,缺损的外缘并无正常视觉,即称之为缩小。如缺损是发生在视野以内,在其四周尚存在视觉,此种缺损称为暗点。 视野缩小又可根据缺损的形态来区分:各个方向均匀向内收缩的叫向心性缩小;某一角缺损的叫象限性缩小;半边缺损的叫偏盲。 更严格地讲可将视野的缩小及陷落。予以区别。视野缩小仅仅是边界的改变,在此视野内的视觉是正常的,其内的等视线位置不发生改变。视野缩小是罕见的,它见于同侧偏盲或其它压迫性损害。
- 水肿 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edema)。正常体腔中只有少量液体,若体腔中体液积聚则称为积水(hydrops),如腹腔积水(腹水)、胸腔积水(胸水)、心包积水、脑室积水、阴囊积水等。水肿液一般即是组织间液,根据水肿液含蛋白质的量的不同,可将水肿液分为渗出液(exudat),其相对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对密度<1.015。
- 眼压升高 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两部分。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与眼球壁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力。正常人的眼压值维持在一定范围内(10-21毫升汞柱),以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视力。 眼内容物包括晶状体、玻璃体、房水等。房水的功能之一就是维持眼压。正常时,房水处于动态循环中。如果房水循环通道的任何部位受到阻碍,或者房水产生过多,就会导致眼压升高。
- 玻璃体经瞳孔向前房凸出 玻璃体疝,指玻璃体经瞳孔向前房凸出。常见于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玻璃体疝与角膜内皮接触时易引起角膜水肿、混浊。
- 中心暗点扩大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表现之一是中心暗点扩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圆点扩大型(又称墨渍弥散型):以染料渗漏的一点为中心向四周扩大。
- 象限性偏盲 象限性偏盲:又称象限性缺损,即视野缺损占据一个象限,多见于视交叉以上的视路损害。
- 瞳孔变形 瞳孔变形指瞳孔的形态异常,或两侧瞳孔的反应异常。正常为圆形,双侧等大,两侧瞳孔的反应是同步的。在青光眼或眼内肿瘤时可呈椭圆形;虹膜粘连时,形状可不规则。
玻璃体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所致青光眼早期症状有哪些?
1.危险因素 患眼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结构特征,或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或手术前的“基础”眼压偏高,以及无晶状体眼、糖尿病患者,都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后发生眼压升高和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手术操作造成损伤更是术后发生眼压升高和青光眼的重要因素,如前所述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巩膜环扎过紧、巩膜外加压块过宽、位置偏后过深等,玻璃体切除和眼内填充术的膨胀气体量和浓度、硅油的注入量和分子量等,以及视网膜冷凝、光凝的范围和程度等。术后的特殊如长时间的俯卧位、趴头位,不恰当的处理如不及时进行彻底的抗炎治疗,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抗炎治疗等,都可发生眼压升高和青光眼的危险因素。
2.临床表现 多于术后第1天下午出现急性眼压升高,症状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有时被认为是视网膜术后的炎症反应,尤其容易与全麻术后反应相混淆,不易被发现,轻症者更易被忽略。一般多因角膜水肿不能看清眼底时始发现眼压升高。其前房变浅与瞳孔阻滞所致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外形有些不同:虹膜表面不是弓形向前突出呈典型一致的虹膜驼背,而是中周部稍平,该处前房深度反而稍深。患者恶心、呕吐、眼部疼痛、一般无虹视。视力可仅有光感甚至无光感,眼睑肿胀,眼部充血,角膜上皮水肿或后弹力层皱褶,前房浅或正常,房角开放或关闭,有时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反应不易区别。用压平式眼压计或Tono-pen眼压计测量眼压升高≥22mmHg可以帮助鉴别诊断,但应注意术后眼睑肿胀和角膜上皮缺损、水肿、显著散光等对眼压准确测量的影响。非接触眼压计不适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眼压准确测量。Schiötz眼压计易受玻璃体视网膜术后巩膜硬度改变的影响。
硅油或膨胀气体填充术后的早期就可发生青光眼,往往在手术结束后几个小时以内,可以是一过性的眼压升高或持续高眼压。硅油填充术后早期在无晶状体眼可发现6点虹膜周切孔被渗出膜封闭,瞳孔区一层致密膜形成,也可见瞳孔散大,硅油充满前房。晚期则表现为硅油乳化、房角粘连或虹膜红变,眼底特征性的青光眼视盘病变,眼压持续升高等。
根据手术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