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相关症状
- 脊髓性间歇破行 脊髓性间歇破行表现为开始步行无症状,行至一定距离(约1-5分钟)出现一侧或两侧下肢无力,休息后好转。见于脊髓动脉内膜炎,脊髓发育异常、椎管狭窄等。
- 休克性神经受累 休克性神经受累是指神经受到外力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发生麻痹,在一周到三月左右能自行获得恢复的病症。
- 身痛 疼痛的部位分类广义上讲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心因痛三大类。然而多处疼痛一般系指四肢与躯干多部位具有躯体痛症状。这种分部广泛,程度不一,性质不一的疼痛也称作一身痛。诉有多处疼痛者,多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但是局部的病变也不应当忽略,
- 瘫痪 瘫痪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肌肉活动能力的降低或丧失。
- 脑功能不全 人脑(brain)由数以亿计的神经细胞和1014以上的突触组成,具有极为复杂精细的结构和功能。脑是调控各系统、器官功能的中枢,参与学习、记忆、综合分析、意识等高级神经活动。脑功能异常对人的精神、情感、行为、意识以及几乎所有的脏器功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脑功能不全是指由于某些病因所导致的大脑功能不能完全地发挥出来,或者说不能使机体实行正常的意识情绪活动,从而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 胸部紧迫或束带感 周围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高,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明显升高。x线检查肺部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
- 空洞形成 空洞形成是指脏器组织中坏死或液化的病变物质排出后,在原处所遗留的凹陷或孔隙。
- 无力 重症肌无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本病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
- 脊髓横贯损害 脊髓横贯损害由于感染直接引起或感染诱发所引起的脊髓功能失常导致全部或大多数神经束的神经冲动传导阻滞,局限于数个节段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症。多数在急性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发病。表现为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脊髓疾病之一。发病可见于任何季节,但以冬末春初及秋末冬初更为觉见。
- 感觉障碍 感觉是各个感受器对机体内各种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1.多数患者为50岁以上男性。
2.临床以进行性的脊髓脊神经根炎为主要表现。约半数可有急性的疼痛和感觉障碍,或间歇性的坐骨神经痛;也可表现为较完全的脊髓横贯性损伤;或短暂的无力及感觉障碍,继以进行性的脊髓脊神经根症状。
3.尚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诊断主要基于以上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
脊髓MRI显示局部扩张血管内有流空现象,可有脊髓萎缩,有时能在T2像看到高信号。脊髓血管造影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