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损伤相关症状
- 讲话频率小,不能发高音 单侧喉上神经损伤的症状是讲话的频率范围缩小,不能发高音。喉上神经由迷走神经分出后,在颈部行程较短,损伤较喉返神经少,且一般多为单侧,易伤及其外支。
- 食指感觉消失 手部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拇短展肌麻痹所致拇指外展功能障碍及拇,食指捏物功能障碍,手掌桡侧半,拇,食,中和环指桡侧半掌面,拇指指间关节和食,中及环指桡侧半近侧指间关节以远的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食指感觉消失。
- 颅神经损害 颅神经损害:引起其他周围神经疾病的各种病因,均可引起颅神经损害。颅神经的损害可以是单一的,称单颅神经病,但由于颅神经的分布较集中,尤其在某些共同通道,故局部因素常可损害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颅神经,属多数性单神经病,但其病因可与单神经病相似,损害的部位可在颅内或颅外,颅内者可在脑内(束性)或脑外。Ⅲ~Ⅶ对颅神经核在脑干,故脑干内损害时可有颅神经症状,其特点是交叉性瘫痪,不少颅神经病继发于肿瘤、脑膜炎、血管性疾病、脱髓鞘疾病、脊髓空洞症等,有时为全身性疾病局部的或早期表现,应注意鉴别。
- 舌位于口腔底不能外伸 舌位于口腔底不能外伸是舌下神经损伤的临床症状。
-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是经常变化的,以便更好调节心血管生理功能。一般情况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并不是一个病态问题。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如心脏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窦房传导阻滞由于窦房结周围组织不能正常地将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出,使窦房结和心房肌之间发生传导阻滞,称为窦房传导阻滞。可能是窦房结产生的冲动过弱或其周围的心房组织应激性过低所致。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其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
- 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syncope)是指突然发作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同时伴有肌张力的降低或消失,持续几秒种至几分钟自行恢复,其实质是脑血流量的暂时减少。晕厥可由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引起,但临床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还有许多病人不能找到原因,长久以来称之为"不明原因晕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VS)是小儿时期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0%晕厥属于此类。
- 神经根损伤 因为挤压,牵拉,摩擦,手术等因素造成的身体相关部位的神经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 感觉障碍 感觉是各个感受器对机体内各种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 神经失用 神经失用是单神经病脊神经痛的临床症状之一。神经失用是神经外伤导致暂时性传导阻滞,可分为两种:一为神经短暂缺血而无解剖改变,引起轻度短暂传导阻滞;另为阶段性脱髓鞘、轴索正常,症状可在2-3周内恢复。
- 迷走神经兴奋暂无相关信息
- 神经痛 疼痛是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此种疼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自发痛的种类很多,按病变的部位可分为周围神经性痛和中枢神经性痛。
- 吞咽困难 正常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时称为吞咽困难,即食物从口腔至胃运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症状,可由咽部、食管或喷门的功能或器质性梗阻引起。患者进食后即刻或8~10秒钟内在咽、胸骨后或剑突后粘着、停帶或哽塞感。
- 呛咳 呛咳 气逆而咳。有异物(刺激性气体或水、食物等)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又突然喷出。
- 咽反射消失 咽反射:用压舌板轻触咽后壁,正常时引起恶心反射(咽肌收缩)。反射中枢在延髓。 有神经损害者则反射迟钝或消失。
迷走神经损伤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侧舌咽、迷走神经或其神经核损害时,可出现同侧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呛咳及声音嘶哑等。双侧损害时,病人进食、吞咽、发音均有严重障碍,严重时甚至不能发音、吞咽和唾液外流等,称真性延髓性麻痹。
疑核受双侧锥体束支配,故一侧锥体束或皮质损害不引起症状。双侧病变可引起双侧软腭麻痹,吞咽及发音不能,声音变细,咽反射存在但较迟钝,称假性延髓性麻痹。
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可确诊迷走神经损伤。
1.病史 详细了解有无外伤、炎症的病史。
2.临床表现 了解病人有无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发音有无嘶哑等。
3.神经系统检查
(1)检查患者软腭上举是否有力,悬雍垂是否居中,腭弓两侧是否对称。
(2)刺激咽后壁,观察咽反射情况及其强度。
(3)有无咳嗽反射,必要时用喉镜检查声带运动。
(4)同时检查呼吸、脉搏和肠蠕动情况,以了解内脏活动情况。
4.脑脊液检测及颅脑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