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相关症状
  • 上行性皮肤麻木 脊髓压迫症的髓外压迫特征为:在受压神经支配区出现疼痛或放射性疼痛,感觉通路受压皮肤过敏或麻木,感觉障碍呈上行性发展,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较晚,运动通路受压区先有痉挛后出现瘫痪。
  • 尿失禁与遗尿 尿失禁与遗尿是指同时出现尿失禁和遗尿这两种症状。尿失禁(incontinence of urine)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遗尿包括两种情况,一则指遗尿病,即俗称的尿床;二则指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无神经系统或泌尿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夜间睡眠无意识地排尿。婴儿不能控制排尿应视为正常现象。遗尿可分为夜间遗尿及白天遗尿,以夜间遗尿为多。
  • 肌性肌无力 肌性肌无力是指神经肌肉接头之间传递障碍和肌纤维本身的病变,即突触前膜、突触隙、突触后膜和肌纤维本身的病变所导致的肌肉无力。如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酸胆碱受体遭到损害;有机磷中毒时,胆碱酯酶的活力受到影响,使乙酸胆碱的作用过度延长而影响肌细胞的兴奋性;周期性麻痹是由于膜电位的改变。肌强直性肌病是膜电位的不稳定;肌磷酸化酶缺乏症和肉碱棕相酸转移酶缺乏症,是由于肌肉的能源供应障碍;肌营养不良症和多发性肌炎均是肌纤维本身的病变。肉毒中毒和高血镁症影响钙离子进人神经末梢,氨基着类药物阻碍乙酸胆碱的释放,均影响突触前神经冲动的传出;美洲箭毒素和乙酸胆碱受体结合,从而影响乙酸胆碱和乙酸胆碱受体的结合等均可导致肌性肌无力。
  • 瘫痪 瘫痪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肌肉活动能力的降低或丧失。
  • 腰部僵硬及腰前凸消失 急性腰扭伤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
  • 机械性压迫 由机械力所引起的压迫因素作用于机体,并给机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 痉挛性截瘫期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遗传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将重点放在预防上。避免近亲结婚,做好婚前检查,本病患者尽量不结婚或结婚后不要生育,病程中应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过早卧床而致残废,本病发展缓慢,只要注意护理,可维持数十年生命。
  • 下肢肌肉瘫痪 下肢肌肉瘫痪是脊髓压迫症的症状表现。
  • 感觉障碍 感觉是各个感受器对机体内各种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觉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 脊柱和四肢畸形 脊柱和四肢畸形是发生于骨、关节或软组织的畸形,它造成机体的躯干和四肢在形态上和功能上的异常状态。脊柱和四肢畸形既可以是原发的疾病或损伤,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
  • 左、右腰腹痛 急慢性左、右腰腹痛,伴血尿是腹痛的表现,应确诊有无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尿潴留等。
  • 腰背痛 腰背痛是常见的症状,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等疾病均能引起腰背痛。多由肌肉、骨骼、内脏疾病引起
  • 脊髓受压 骨折移位,碎骨片与破碎的椎间盘挤入椎管内可以直接压迫脊髓,而褶皱的黄韧带与急速形成的血肿亦可以压迫脊髓,使脊髓产生一系列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 放射性疼痛 放射性疼痛:即疼痛呈放射性传导,而且传导性的疼痛会从肢体的近心端(靠近心脏侧)向远心端放散,犹如串电感。
  • 关节疼痛 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关节疼痛的困扰。造成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年龄、性别、发作部位、症状特征,一般可以归纳出软组织性、软骨性、骨性和炎症性等原因。任何原因导致的关节炎,如能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一般都能治愈或缓解。
  •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
  • 神经痛 疼痛是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此种疼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自发痛的种类很多,按病变的部位可分为周围神经性痛和中枢神经性痛。
  • 身痛 疼痛的部位分类广义上讲可分为躯体痛、内脏痛、心因痛三大类。然而多处疼痛一般系指四肢与躯干多部位具有躯体痛症状。这种分部广泛,程度不一,性质不一的疼痛也称作一身痛。诉有多处疼痛者,多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但是局部的病变也不应当忽略,
  • 颈肩痛 颈肩痛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该病多见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
  • 颈髓硬膜外病变 颈髓硬膜外病变是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之一,髓压迫症是指由各种性质的病变引起脊髓、脊神经根及其供应血管受压的一组病症。
显示全部症状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值得重视脊髓压迫症中有8%~47%为癌症的首发症状。在肺癌确诊前出现上肢、下肢或腰部疼痛以及轻瘫者可占5.3%,其中以首发症状出现者占1.5%。Gibert统计,在肺癌确诊后至脊髓压迫症出现的间隔时间平均约为6个月,而乳腺癌可长达20年(平均4年);不同癌瘤转移灶对脊髓不同节段受压的发生率颈椎为8%~38%,胸椎为40%~78%,腰椎为5%~60%;这可能与各节段椎体数、总体积和血供量及原发肿瘤与脊髓的距离(表3)有一定关系,一旦椎体受侵犯就易波及脊髓硬膜外腔。由于90%以上病人首先出现疼痛并局限在受侵犯椎体部位,或放射至相应的脊椎神经分布区,常可因活动腰背部着力点影响病灶处而疼痛加剧。如不治疗,多数病人疼痛可持续数天、数周甚至数月,继而出现肢体软弱,上行性感觉减退和麻木,然而大小便自主功能障碍常较迟出现。脊髓压迫的体征包括叩诊受损脊突的敏感疼痛,屈颈或直腿上抬试验,可发生受损椎体或其神经根分布区疼痛;同时可伴有关肢体肌力减退、肌肉痉挛或腱反射异常;感觉丧失区域的脊神经节段低于受损脊髓部位,下颈段约低一节,上胸段约低二节,下胸段约低三节;自主功能障碍时在下腹部可触及尿潴留所致胀大的膀胱和指检会发现括约肌松弛。应该特别重视,一旦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功能症状或体征出现,病情常可急剧进展,如不及时有效治疗予以解决,几小时或几天后即可瘫痪。许多临床经验表明,一旦出现瘫痪,治疗恢复的可能性将明显减小。

根据曾患恶性肿瘤病史和近期出现的肢体活动障碍,脊椎部位疼痛,上行性皮肤麻木或大小便障碍以及相应的体检发现,只要对脊髓压迫症有警觉,进一步作相应部位脊椎平片检查,必要时作薄层CT检查或MRI检查证实,明确脊椎压迫症并不十分困难。尤其对有明确恶性肿瘤史者,如肺癌病人约在确诊后数月(平均6个月),乳腺癌病人约在确诊后数年(平均4年,最长可达20年)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均应考虑到脊髓压迫症,可作相应部位的有关摄片检查。对无恶性肿瘤病史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作有关肿瘤标志物检查和摄片检查,明确原发性肿瘤诊断,如一时难于确诊,则争取脊椎病变部位活检病理确诊。当前结核病有增多趋势,仍应警惕脊柱结核这一可治之症,以免延误治疗。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相关文章
老年人脊髓压迫症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