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症 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抑郁: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其特征是悲伤自尊心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和其他相关的症状。
-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童年期明显发育迟缓,但多数可在某种程度上学会独自照顾自己,并获得足够的交往和学习技能。成人需不同程度的支持以便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智商大致为35~49(成人智龄相当于6岁到8岁)。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在发育期内(18岁以内),表现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即低于两个平均差—70,并存在社会适应行为缺损。临床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 4个等级:轻度(智商为50~70);中度(智商为35~49);重度(智商为20~34);极重度(智商为20以下)。而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其智商在40-54,约占精神发育迟滞的10-20%,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找出一些特殊的病因,如产伤、感染、存在遗传疾病等。不同的病因可有不同的躯体表现,一部分患者常伴有精神障碍,需要医疗部门来处理,并有责任向教育、民政部门提供咨询。我国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尚无准确数字,约为2-3‰
- 躯体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在内脏器官、内分泌、代谢、营养、血液、胶原病和感染以及其他内科疾病的整个病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障碍。是在原发躯体疾病的基础上产生以急性精神障碍表现为多见。是原发的躯体疾病的全部症状中一个组成部分。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一般不包括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指甲上起小细粒 指甲上起小细粒指指甲上长出小细粒的症状。
- 不协调性兴奋 不协调性兴奋,表现为思想感情与其动作行为不协调,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 言语自动症 多见于癫痫自动证,常见有言语性自动症:多为简单语言的重复或叫喊等。
- 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 幻想时区时间和空间感觉多见于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情况。此类药物包括阿片、吗啡、可待因、复方樟脑酊和罂粟碱等,以吗啡为代表(阿片含吗啡10%)。吗啡大部分在肝内代谢,于24小时内经肾排出,48小时后尿中仅有微量。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为先兴奋,后抑制,以抑制为主,首先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继之影响延脑,抑制呼吸中枢和兴奋催吐化学感受区。
- 毒物致肝损害 有肝炎接触史或药物、毒物致肝损害史都可能发生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暴发性肝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大量生产肝细胞坏死及严重肝功能损害,既往无肝病史并在病后8周内出现肝性脑病的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 意识朦胧状态 患者意识范围狭窄,集中注意于某些内心体验,而对环境中的事物不加注意,对外界的反应也减退。思维不清晰,有时很混乱。可表现带有焦虑或欣快的情绪。对周围的事物常有错认,也可有各种幻觉。
- 脑细胞出现营养不良性蜕变 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psychonosema caused by hypertension)是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指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同时,伴随其出现的精神障碍。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症样综合征,也可出现抑郁综合征、幻觉,妄想状态等。当血压急剧增高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常表现有意识障碍。就高血压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而情绪不稳,精神紧张等因素又常使病人血压持续升高。高血压病人对精神因素的这种敏感性,临床上有人认为很可能是高血压病人出现精神障碍的促发原因。 一级高血压(轻度)指成年人收缩压持续≥18.7~21.1kPa(140~159mmHg),舒张压≥12.0~13.2kPa(90~99mmHg)。患者仅有全身及脑部细小动脉痉挛,部分患者出现脑衰弱综合征。表现为头部不适,情绪易激惹,自主神经症状如心跳加快或心前区不适感,以及睡眠障碍等。患者易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工作能力减低等。 二级高血压(中度):指收缩压多持续在21.3~23.8kPa(160~179mmHg),舒张压多在13.3~14.5kPa(100~109mmHg)。患者脑部有小动脉痉挛、硬化,使脑细胞出现营养不良性蜕变。临床上可出现发作性焦虑、抑郁,同时伴有兴奋不安。少数患者可出现幻觉和妄想,但其情感协调,接触良好。 三级高血压(重度):指收缩压多持续在≥24.0kPa(180mmHg),舒张压≥14.7kPa(110mmHg)。患者可表现为高血压脑病或危象,可出现明显的脑水肿,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同时伴有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暂时性偏瘫失语、假性脑肿瘤样综合征及心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 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sorders cused by nn-ependent sbstances),某些非依赖性物质如激素、异烟肼、苯、有机磷等来自体外,虽不产生心理、生理依赖,但可影响个体的精神状态,产生精神病性症状,往往会与精神分裂症相混淆。
- 无故发笑 无故发笑又称空笑、傻笑,是一种自发的、毫无动机、毫无内心体验的空虚的傻笑。属自动症之一。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 发作间精神障碍 发作间精神障碍(interictal disorder):这类精神障碍是指一组无意识障碍,但其精神症状的病期具有迁延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之久。包括慢性精神病状态样精神病、神经症样症状、人格改变、智能缺陷及性功能障碍等。发作间期精神病发生于两次发作之间,并且与发作本身并不直接相关。与发作时及发作后的精神障碍比较相对少见,在非选择的病例中约占10%~30%。然而,就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而言,临床上要比发作时及发作后的精神障碍更明显,后者通常是短暂,且往往是自限性的。是属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类。
- 颜面充血呈樱桃红色 由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表现为面部充血、颜面发红,呈现樱桃红色,可见于氧化物中毒等。
- Korsakov综合征 是由俄国精神病学家Korsakoff最先报道以其名字命名的综合征。表现为选择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近事遗忘、时间及空间定向障碍,而无全面的智能减退。又称器质性遗忘综合征。
- 控制能力丧失 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 幻觉 幻觉是感觉器官缺乏客观刺激时的知觉体验,并且与真正的知觉体验有相同的特征。幻觉是产生于外界(或躯体内部)的一种类似知觉的体验,而不像意象是内心的体验。幻觉是精神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少数正常人也可体验到幻觉,特别是疲劳时。
- 被害妄想 病人由于缺乏安全感,导致对外界的极度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幻想。多发于老年人或者某些曾经受过超出自我承受能力范围的打击的人。病人会无中生有地坚信某人(或某群体)对自己、自己的亲人、家庭,进行监视、攻击或迫害。这些迫害活动包括阴谋、盯梢、食物中投毒等。在妄想支配下,病人拒食、逃跑、控告,以致自伤或伤人。这样的病人,精神通常都很紧张。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病等。
- 谵妄 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是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表现有定向力障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及自身认识障碍,并产生大量的幻觉、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内容多为生动、逼真而鲜明的形象,如看到昆虫、猛兽、鬼神、战争场面等。
-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系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
医用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1.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上并不多见,病人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一般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主要临床表现为:
(1)精神症状:
①情感障碍,是较突出的症状,如欣快、易激惹、紧张、情绪不稳等。病人主动叙述病理体验,情感反应鲜明,表现为轻躁狂状态。许多作者认为欣快是由于皮质激素直接作用的结果,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临床表现抑郁状态者较少。
②意识障碍,表现为轻度的意识障碍,病人对时间定向力不完整,对外界反应迟钝,有丰富的幻觉。有的病人在出现精神症状当时未发现意识障碍,待病情好转后有部分遗忘。
③妄想状态或幻觉妄想状态,多为片断的妄想,内容多为迫害性质。有的病人并出现幻觉,以幻视为常见,如看见身上、床上有许多虫子。有的有幻触,如感到有人刺他的身体,吸他的血,表现恐惧不安。
④兴奋状态,病人可表现为言语兴奋,内容零乱,吵闹不安,恐惧或激怒等。
以上精神症状的特点其一,症状波动性大。如有的病人很快出现关系妄想及被害妄想,情绪激动,常有自伤行为,自知力丧失,数天之内症状可多次起伏,自知力时而恢复,时而丧失;其二,症状易变换。如病人由妄想状态转变为思维迟钝,继之又表现欣快。有的病人开始由片断关系妄想转变为反应迟钝,继之又表现丰富的幻觉妄想状态,并伴有言语兴奋。症状转变较迅速、突然,可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2)躯体症状:可见满月脸,毛发增多,皮肤紫纹及向心性肥胖等。
2.抗胆碱药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意识障碍最多见,可为嗜睡、谵妄、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出现错觉、幻觉,如认错人,看到内容鲜明生动的物体。由于这类药物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表现为抑制分泌、口干、口渴、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头痛,颜面潮红、呼吸脉搏加速、血压升高及发热等,严重者可有抽风、昏迷。
3.蛇根草制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
(1)精神症状:主要是焦虑抑郁状态。病人情绪低沉、愁眉苦脸、焦虑不安、动作减少。有的烦躁、恐惧;有的自责自罪,甚至企图自杀。多数病人意识清楚。
(2)躯体症状:病人自觉头痛、头晕、疲乏无力,个别病人可出现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
4.抗结核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1)异菸肼中毒:
①精神症状:
A.意识障碍:较多见。以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为主,可为轻度意识模糊、混浊、谵妄以至昏迷。并伴有丰富而恐怖性的幻觉,如看到毒蛇、猛兽、死人的形象;听到威胁或污蔑性的幻听,病人因之恐惧不安。
B.幻觉妄想状态:病人意识清楚,有明显幻听,自罪妄想和被害妄想。
C.柯萨可夫综合征:出现记忆减退、虚构症、定向障碍,并有判断错误。
D.木僵状态、躁狂状态、抑郁状态及脑衰弱状态。
②神经系症状及体征:
A.周围神经:可出现以感觉障碍为主的周围神经改变。常表现在肢体末端,如过敏、麻木、足底烧灼感、感觉异常等。膝腱反射减退或消失。严重者则有肌麻痹、震颤以至肌萎缩。
B.癫痫发作多为大发作。
C.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口干、便秘、阳痿、排尿困难及皮肤变色、营养、温度与发汗等障碍。
③维生素缺乏性皮炎、舌炎及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白细胞减少等。
(2)环丝氨酸中毒:
①精神症状:
A.脑衰弱综合征,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眼花,头晕。
B.意识障碍,可出现嗜睡。意识模糊,谵妄。
C.妄想状态,病人出现多疑,自罪及被害妄想。
D.躁狂状态,病人表现比较兴奋,特别以性功能亢进明显。
②神经系症状及体征:手指出现抽搦,痉挛等。检查时腱反射亢进。
5.合霉素及氯霉素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近年来由合霉素中毒引起的精神症状较少见,由氯霉素引起的中毒有时还可见到。
(1)精神症状:一般发病较急剧。常见以下几种:
①脑衰弱综合征:早期病人可有头昏、失眠、心烦、情绪易激动、恐惧、焦虑等。
②幻觉状态:多在病情加重时出现,幻视较常见,如看到地上有形象鲜明的小动物或昆虫类东西在身上等处爬行,或看到内容较恐怖的景象。
③类躁狂状态:病人活动增多,较兴奋。
④意识障碍:严重时可产生谵妄、昏迷。
(2)神经系症状及体征:可见舌、唇、手指震颤。
6.米帕林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1)精神症状:发生较急,常见下述表现:
①脑衰弱综合征:有的病人可有一些先驱症状如头痛、易倦、失眠及情绪不稳等。
②类躁狂状态:为症状明显时最多见的特征性症状。多数病人在意识清楚下言语增多,内容连贯,并与环境相关联,情绪增高,动作增多,好管闲事,干涉别人的举动或无故争吵,有时可有躁动、毁物等。与躁郁症的躁狂状态相似。不同的是言语量增多,但内容并不丰富,联想并不迅速,有时自言自语,且常有倦容,和病人接触时间较长时可发现有烦躁情绪。以上言语、动作、情绪增高三者的配合并不紧密,并且可有间歇期,此时症状可缓解数十分钟到数小时,而在病的早期最明显。
③类抑郁状态:有时病人表现动作少,情绪低沉不语。
④意识障碍:可有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严重时出现谵妄、昏迷。
⑤精神分裂症样症状:有幻觉、妄想,内容多不固定。
(2)躯体包括神经系症状及体征:可有头痛、头晕;皮肤发黄但巩膜没有黄染;脉搏加快;可伴有发热和肝脾肿大。可有白细胞增高,尿中可测出米帕林。
7.溴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1)精神症状:
①脑衰弱综合征:当早期中毒较轻时,常出现头晕、失眠、多噩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疲劳无力、理解迟钝、视物模糊、消化不良、皮肤干燥及阳痿等。
②意识障碍:中毒较重时,出现意识模糊。严重时出现谵妄状态或昏迷。
③幻觉妄想状态:多为不固定的妄想,以被害妄想为主,多与幻觉有密切关系。幻觉以幻听及幻视为多见。
④曾有人报告有类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者。
(2)神经系症状及体征:可出现舌、唇、手等震颤,口齿不清,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腱反射亢进,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减弱等。
此外,前额、面部和胸背部出现皮疹,特别是痤疮样皮疹,唾液腺肿大,呼气中有甜臭味,舌有黄褐色厚苔,便秘,或小便潴留,血及尿中含溴量增高。
8.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1)精神症状: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或用以自杀引起,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由混浊可达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即可死亡。较大量连续服用积累中毒而引起精神障碍,如在药物睡眠疗法过程中,常可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中毒较轻时,多见兴奋性增高,言语增多,动作增多,出现共济失调,口齿不清,表情欣快,类似醉酒时的“酩酊状态”。较重时可以意识模糊,并出现错觉、幻觉(幻听、幻视、幻触),严重时可引起中毒性谵妄以至达到昏迷。
(2)神经系症状及体征:常可出现眼球震颤,手唇等震颤,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等。尿中巴比妥酸盐测定阳性。
所有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的诊断,首先必须有相关药物使用史。其次有与该药物使用的时间、剂量有关的精神症状的产生。具体如下:
1.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1)有确切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史,并可确定精神障碍由此引起。
(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症状、智能障碍、遗忘综合征,以及人格改变。
(3)社会功能受损或丧失。
2.抗胆碱药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应用抗胆碱药后出现精神障碍,并可确定精神障碍由此引起,可确定诊断。
3.蛇根草制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利舍平中毒因缺乏突出的特异性中毒体征,故诊断时应注意服药情况,既往有无精神病史等。
4.合霉素及氯霉素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应用合霉素及氯霉素后出现精神障碍,并可确定精神障碍由此引起,可确定诊断。
5.米帕林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过量应用米帕林后出现精神障碍,并可确定精神障碍由此引起,可确定诊断。
6.溴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过量应用溴剂后出现精神障碍,并可确定精神障碍由此引起,可确定诊断。